鄰 近 景 點


位於竹東國小後操場上的「儒醫-吳天佑先生紀念碑」,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,是現在新竹縣內各所學校保存的古碑中,算是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一個。


佔地約一千五百多坪,位於新竹到竹東的入口陸橋附近,雖顯歲月之痕跡,卻仍不失雅緻,目前是竹東鎮蘇氏宗親會的會址,其龐大規模及家族的生活空間,在竹東顯得十分特殊,極具有保存的價值。


開發竹東鎮之先驅「彭開耀」先生,在竹東鎮一共建立了五座華宅,分給5個兒子,在歷經時代的變遷,如今只剩下信好第與上下隴西堂,來見證過去彭家富裕的繁華景象。


五指山屹立資竹東、北埔和五峰的交界處,為竹東郊發區之風景名勝區,主峰海拔1065公尺指峰凌宵,立峰遠眺南可眺玉山主峰,北望大屯、觀音,山巒參差桃竹苗地區也是雪山山脈又支線,因山峰酷似五指,高聳入雲,隻...


林業是曾經帶來竹東鎮繁榮的產業之一,對竹東鎮極具歷史意義;經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之協助,以回鐀社區的理念下,林業展示館與地方鄉土文化緊密配合,推動林業展示歷史探索,能讓下一代更能了解竹東鎮昔日的發展...


為竹東鎮二重埔地方富紳林春秀於民國十五年所創建,水源取自上坪溪,是新竹開拓史上,規模最大且灌溉面積最廣的水利工程,在傳說中有著風水名穴,因此有「獅象把水口,金銀萬萬斗」的名稱。


竹東舊名「橡棋林」又名樹杞林,先民至本地開墾初期,橡棋樹成林,故而得名。 「樹杞林文化館」的成立,緣於民國92年文建會所推動的「地方文化館計畫」,竹東鎮公所為了解決"新竹縣農產品展售中心"的閒置空間以...


名冠的前身始創於西元1982年的名冠陶瓷工廠,以設計開發各式造型玩偶、歐美季節性擺掛飾品等聞名於業界,在產業轉型外移後,雖在西元1991年暫時閒置。然而熱愛藝術的夫妻倆,因對美學產業始終難以忘懷,因此有了...


為竹東鎮之開發先驅----彭開耀二兒子的宅第。上隴西堂原為燕尾起翹的三合院建築,但左右護龍因嚴重腐朽已改建,只有正廳仍保留著傳統樣式,廳內總牌位上書有"隴西"二字,顯得相當堂皇氣派。


為鐵路內灣支線上極為重要之一站。在民國三十八年時,支線止於竹東,民國四十一年才又持續完成竹東至內灣站,往昔尖石鄉、橫山鄉之林木與煤礦產鼎盛期時,竹東站即是當時最主要的交通樞紐。 竹東火車站在五○年代...


位於竹東鎮西南的丘陵地,因地形有二個圓形突起而稱為員崠,上員崠在員東國中附近。又稱為「渤海堂」,在日據時期大正五年(西元1916年)左右建造,為甘承宗的住宅,現今則為其後代所居住。


清朝初年,彭開耀先生移民竹東,因經商致富,遂興建五座宛如廟宇的大宅第,分予其五子,「下隴西堂」是為其中之一(隴西堂又分上隴西堂及下隴西堂;上下的區分是根據建立時間的先後)。且在保存上比上隴西堂完整。


創建於清嘉慶十五年八月,後來曾於道光元年及同治九年重修改建,道光七年春,淡水同知李慎彝題匾曰「植良鋤莠」(見新竹文獻通訊),民間傳說惠昌宮當年係分香自芎林廣福宮,所以每年都要以一副豬羊回「娘家」祭拜。


位於竹東鎮通往五峰鄉的南清公路上(台122道路),老街兩旁的房屋樣式多為兩層樓加強磚造建築,興建於日本大正年間,風格有閩南式、樓屋式、仿巴洛克式與現代主義(洗石子、RC建築),相當多樣化,因地處邊關隘口,肩...


位於公館地區的土地公廟旁,有一株國寶級的楓寄生樹!這株國寶級的楓寄生樹樹齡已經有八十餘年了,多年來默默地陪在土地公旁,因而被奉為「土地公樹」。    


位於竹東鎮的東寧橋畔,昔時為一座茶亭及候車站。東寧橋乃為上員崠甘承宗於西元1921年捐款所建立的石拱橋,地方人士並配合捐款於橋邊建造此茶亭,名為曉江亭。


永金於民國90年12月上任後,積極推動頭前溪之整治復育,由建設處開始徵收土地,環保局長巫健次精心擘畫,歷經5任科長廖其貴、陳麗珠、蕭培元、賴建明、張根穆的努力得以完成使用,全區計150公頃,規劃有生態景觀...